EDI為什么對進水水質的要求很嚴格

EDI是一種先進的水處理技術,廣泛應用于超純水的制備過程中。在許多行業如制藥、電子制造、電力等領域,EDI技術因其連續運行、無化學再生、環保等優點而備受青睞。然而,EDI設備對進水水質的要求非常嚴格,這與其工作原理和維護需求密切相關。本文將詳細探討EDI為什么對進水水質的要求很嚴格,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。

西門子EDI (3).jpg

EDI進水水質要求嚴格的原因

1. EDI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其對進水水質的嚴格要求。其核心原理是在電場作用下,水中的離子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和選擇性離子交換膜移除。離子交換樹脂負責捕捉水中的溶解鹽類,離子交換膜則將這些離子排出系統,從而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。由于EDI依賴于離子交換樹脂的高效工作,因此進水中的溶解鹽、硬度和有機物含量必須嚴格控制,以防止樹脂失效或膜污染。

2. 進水中的硬度和二氧化硅(SiO2)是影響EDI系統的重要因素。EDI對進水硬度的要求通常在0.1 ppm以下,這主要是因為水中的鈣鎂離子(即硬度)會與樹脂中的功能基團發生反應,形成難溶的沉淀物,進而堵塞離子交換膜,降低系統的除鹽效率。同樣,二氧化硅是一種難以通過傳統方法去除的物質,如果進水中二氧化硅含量過高,會在樹脂和膜表面形成沉積,難以清除。

3. 進水中的有機物和游離氯對EDI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。有機物在水中的存在會對離子交換樹脂造成污染,使其交換能力下降,進而影響EDI的工作效果。同時,有機物還可能堵塞膜表面的微孔結構,增加系統的壓降,降低產水量。而游離氯則具有較強的氧化性,能夠破壞離子交換膜的結構,導致膜的選擇性失效。

4. EDI對進水的電導率也有嚴格的要求。一般來說,EDI系統對進水電導率的要求在5-20 μS/cm之間,過高的電導率表明水中含有較多的溶解性鹽類,這會增加離子交換樹脂的負擔,縮短其使用壽命。同時,過高的電導率還會導致電滲析過程中電流的增加,使得能耗提高,運行成本上升。


EDI對進水水質的嚴格要求是由其工作原理、材料特性以及維護需求所決定的。只有通過嚴格控制進水中的溶解鹽、硬度、有機物、游離氯、電導率和微生物等指標,才能保證EDI系統的高效運行和長壽命。同時,合理的進水預處理方案也是保證EDI系統運行效果的關鍵。


本文由環潤環保(//yhjszp.cn/)原創首發,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!

過濾器定制流程

免費咨詢

提供需求

免費設計

免費報價

無憂安裝

售后服務